中报业绩尽显行业差距中小市值股票颇受青睐
统计显示,A股上市公司201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、利润、净利润全都实现上涨。其中营业总收入103631亿元,营业利润13263亿元,净利润9939亿元;同比分别增长27.13%、26.04%和23.75%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上市公司业绩呈现出结构的不平衡。分类来看,2季度金融和非金融板块业绩同比增速分别为32%和15.8%,金融好于非金融;而非金融企业中,原材料板块、中游制造、下游制造和下游消费增速分别为35.5%、16.73%、2.9%和29%。
在中信证券(600030)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郤峰看来,金融板块取得了整体超过30%的增速,是业绩超预期的主要贡献者。
“信贷逐步紧缩导致工业企业资金紧张信贷成本上升,原油煤炭价格高企和原材料产能受限导致下游企业成本提升。因此,近5个季度,接近下游需求的工业企业增速逐步放缓,接近自然资源和资本资源的企业增速逐步提升。”
筑底中的中国股市
截止到8月31日,共有826家上市公司发布3季度业绩预告,占上司公司总数的37%。从业绩预告情况来看,机械、基础化工、医药、纺织3季报情况较好,而农林牧渔、汽车、电力设备、地产3季报不容乐观。
郤峰认为,考虑到3、4季度投资下滑趋势,预计银行、工程机械、建材、基础化工等行业全年业绩将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。
中信证券调整全年A股整体业绩增速至19%,其中非金融板块业绩增速从17%下调至14.5%。
大成策略回报(090007,基金吧)基金基金经理周建春指出,从陆续公布完毕的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来看,市场的动态市盈率已经非常低,甚至低于2008年A股1600点左右的水平。在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压制下,市场仍将以震荡筑底为主要运行特征,而业绩对于股价的驱动作用也将减弱。
华泰柏瑞基金指数投资部副总监柳军认为,通胀没有回落之前,在政策保持稳定、基本面众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,市场将进入区间震荡阶段,等待政策和基本面的进一步明朗。
炒不完的中小市值股票
2季度创业板可比公司整体业绩较一季度有较大回升,环比上升38%。然而,回顾上半年的业绩,创业板中报增速为23.3%,虽然较A股整体业绩差距较小,并且高于非金融企业增速,但是和金融板块32%的增速相比,仍然逊色不少。
虽然业绩并不尽如人意,但是并不影响到机构持仓甚至重仓中小市值股票的热情。创业板和中小板成为机构青睐的对象。无论是公墓基金还是私募基金,都对中小板和创业板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。
根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,基金半年报中,被基金系重仓持有的111只股票中,仅7只深市、17只沪市主板股票,而中小板股票有47只、创业板股票有40只。
6月15日登陆创业板的拓尔思(300229)被银华、宝盈、工银瑞信三家基金公司合计持有550万股,占其流通A股的22.92%。而拓尔思三季度以来的表现也非常惹眼,涨幅接近60%。
统计显示,被基金重仓的111只股票中,7月份以来大多取得了不错的收益。在大盘整体走低维持弱势的情况下,截至9月2日,这111只股票中约八成都取得了正收益。
而中报的披露也揭开了私募基金的神秘面纱。中小板和创业板同样是私募基金决战的要地,其重仓个股甚至超过了公墓基金。据统计,阳光私募重仓股属于中小盘个股占比接近45%,其中中小板个股为112只。重仓的创业板个股为79只,足足占据了整个创业板公司数量的近三成。
据新华社